引言
我国每年有大量的人群被诊断为肺结节。目前我国应对肺结节的唯一方法仅仅是频繁地进行影像学检测,等待肺结节恶化成癌症后再开始治疗,这种被动等待癌症形成后再进行治疗的方法无法阻止癌症的发生,过度的影像检测还会对身体造成其他隐患。难道我们就不能在癌症发生前就对结节进行干预?难道只能等到得癌以后再去治疗吗?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主动积极预防和干预肺结节的真实案例。
曹先生(化名)是一位50岁的企业家,平时工作繁忙,常常加班到深夜。由于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和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他的身体逐渐出现了不适症状。在2016年的一次健康体检中,曹先生的体检报告发现了多处较小的肺结节,当时医生建议定期到医院复查,在每年的复查中都有1mm左右的增长,但还要等待肺结节恶变指征出现后,医院才能进行手术切除。这一结果让他非常惊慌,他意识到自己的健康已经到了必须采取措施的地步。 曹先生的两难抉择
看起来曹先生只要尽快手术及时切除病灶,问题似乎就能够得到解决。但事情发展常常并不是那么简单,在曹先生肺部的结节中,有一处结节位置比较特殊,靠近支气管根部,当时的医生分析,如果尽快手术切掉1/4的肺,是避免了恶化,但术后会影响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这让曹先生陷入了两难……
“潘多姆健康管理”服务,帮助曹先生逆风翻盘 2019年6月初,曹先生经朋友介绍找到了香港VNV医疗服务机构,选择了潘多姆健康管理服务。这项服务采用了德国潘多姆检测技术(PanTum Detect),通过对肿瘤形成及发展过程的量化监测,让普通人群实时掌握身体真实病变情况,并且结合了国内外肿瘤预防干预技术,提供定制化健康管理方案,可实现超前阻断甚至逆转癌症的形成。 曹先生首先接受了潘多姆检测,发现AP-T数值为260,代表体内存在癌前重度病变或原位癌的可能性较高。7月复检时,AP-T数值仍然较高为259,于是潘多姆健康管理服务为他提供了德国相关医院进行干预治疗。
在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他在10月3日再次接受检测,发现AP-T数值已经下降到了246,与此同时,曹先生还接受了影像学检查,通过对比,部分结节明显缩小,这代表着他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展得到了有效控制,这个结果让他感到相当满意,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要继续治疗下去的信心。他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进行了第二个疗程的干预治疗。直到2020年2月复检时,AP-T数值终于降到了233,已经恢复到基本健康的水平。成功阻断并逆转了组织病变的发展,这个结果让曹先生感到非常满意。
我们可以看到潘多姆检测和潘多姆健康管理服务在曹先生的诊疗过程中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通过对肿瘤形成及发展过程的量化监测,能够实时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且及早发现和干预病变的发展。在干预治疗的过程中,潘多姆健康管理服务的专业治疗团队会针对每位用户的个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用户逐步恢复健康。
对于像曹先生这样有癌症家族史或者癌症高风险人群,应该积极地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通过潘多姆健康管理服务定期进行全身肿瘤病变监测,超前干预,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